李莹辉,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6年于中国农业大学所获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生理生化。1996-目前,一直在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从事失重生理效应机制与防护技术研究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 2018年受聘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生物医学专业兼职教授。
学术成果:现负责我国空间站工程航天医学空间实验领域任务;在多次载人航天任务中圆满完成负责的航天员健康保障和航天医学实验任务。国际宇航科学院生命科学部院士;航天医学学科责任专家。中国空间学会副理事长,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执行主编、REACH杂志副主编,《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空间学报》等学术刊物编委。长期从事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载人航天任务、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973”课题、“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预研、部委级重点项目等30余项。作为中方首席专家和技术总师主持多项中法、中俄、中德等国际合作研究。人类首次模拟载人火星飞行(火星500)国际合作项目中方责任总师,我国主导多国参与的面向深空探测4人180天受控生态生保人与环境集成试验(“太空180“)责任总师。出版专著4部,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多项项。
研究领域:50余年载人航天发展虽然加深了人类对航天特殊环境适应能力的认识,但长期飞行中航天员健康保障的前沿理论与技术实现依然是航天医学研究重点和热点;面向星际飞行人类更面临诸多未攻克挑战。保障人在空间的健康安全,揭示空间环境对生命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制定有效防护措施是航天医学的核心任务。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新型材料,生物传感能、计算仿真等技术为新型防护装备奠定了技术基础;将中国传统医学理论方法与航天医学需求相结合,发展特色失重防护技术,将会成为中国航天医学对载人航天的独特贡献;融合了人工肌肉、生理信息监测和生物反馈技术的穿戴式主动智能防护服、穴位刺激服、机器人按摩推拿师都有可能成为未来应用的新型防护装备。本国家重点实验室致力于航天失重生理效应特色防护理论与技术研究,研究方向涉及:1、失重生理效应调控机制研究:航天医学是面向人类进化的长视角和环境适应的“短周期”,从系统角度解读人类在极端环境中适应与调控。人体对重力变化的适应与再适应、调控途径和稳态重建机制是认识理解失重生理效应的核心内容。该方向重点关注空间骨丢失、能量代谢与相关组织器官间交互调控作用机制与调控模式。2、失重生理效应防护技术与装备研究:自载人航天飞行以来,失重生理效应防护始终是航天员健康保障的重要内容。跑台、自行车功量计、抗阻力锻炼已成为航天员长期失重飞行健康保障的核心设备,但总体防护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尚存在效果有效、效能不高、智能化、个体化和适人性设计缺陷等亟待解决问题。该方向重点关注智能化、个体化、穿戴式特色失重对抗防护技术研究与空间应用。3、面向星际驻留的低消耗型健康维护新技术研究:人类已经开启了探索月(球)火(星)的新征程,2018年发布的《全球探索路线图》,明确提出了以开展火星探索为共同驱动力和目标,拓展人类在太阳系活动范围的共同愿景。需要发展既能确保健康飞行又可大大降低飞行载荷的新型健康维护技术。该方向重点关注能量摄入控制式低代谢调节模式理论与技术。
联系人:戴老师 13683338750 电子邮件:tdaizhq77@163.com